煙臺市規劃局2018年綜合統計報告
【城鄉規劃管理體制改革舉措扎實落地】市委聚焦解決體制不靈活、機制不高效、制度不完善等制約城市發展的突出問題,深化市區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市委書記張術平同志親自帶領研究制定了具體意見(煙發〔2018〕22號文件),為加快市區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提供了重大頂層設計,取得了戰略性、歷史性突破。規劃作為城市發展的前瞻引領和基礎保障,強化措施、率先落實,先后制定了調整理順規劃管理體制、規劃編制主體責任分工、優化規劃審批決策機制、強化規劃實施行業監管、加快市區一體化發展等5個實施細則。開發區、高新區實現了市級集中統一規劃管理;明確了各類規劃編制的目標、原則、流程以及主體責任;建立了以城市規劃聯席審議會為亮點的規劃審批決策新機制,分局業務會、市規劃局項目審定委員會、市城鄉規劃委員會“三級”會議,逐級審查審批、高效嚴格推進;調整了執法管理體制,規劃部門主要負責對市區建設項目自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發放到竣工規劃核實為止全過程的監督檢查,違法建設查處和行政處罰職能劃轉至城管執法部門,具體由各區城管執法部門負責。
【全域規劃體系建設縱深推進】加快實施“十三五”149項規劃編制計劃,建成動態更新項目庫,全年累計編制各類規劃73項,全部達到計劃進度,規劃的前瞻性、系統性、銜接性不斷增強。圍繞科學謀劃城市中長遠發展,啟動了新一輪總規編制,完成了城市發展戰略研究評審以及總規實施評估、市域城鎮體系、中心城區北部濱海地帶、蓬萊閣至昆崳山濱海地帶、城鐵南站區片、金山港、潮水臨港產業園、八角灣國際人才港等重點區域的空間規劃的編制;圍繞持續完善城市發展的基礎承載,完成了城市綜合交通、地下空間、綜合管廊、全域旅游等專項規劃,專項規劃累計達到42項,完成了萊山區控規管理單元規劃試點,基本實現新一輪控規全覆蓋,規劃管控精度和實用性全面提升;圍繞引導縣域協調發展和鄉村振興,完成了特色小鎮總體概念規劃,村鎮風貌設計導則、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指導8個各縣市區完成了縣域鄉村建設規劃、78個鎮總體規劃和1432村莊規劃編制。
【城市內涵品質引導精細提升】加強城市特色塑造,成功獲批全國城市設計試點和首批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城市,編制完成了總體城市設計初步方案,完成濱海路(開發區-蓬萊段)兩側旅游觀光帶、養馬島旅游度假區、朝陽所城、峰山綜合服務功能區、市民休閑公園、城發城市廣場、蓬萊國際機場二期等40余個重點區段、地塊的城市設計或修詳規,著力打造標志性區域和“靚點”工程。加強城市亮化美化,完成了“一帶四區”景觀照明設計(芝罘島至養馬島濱海區域以及濱海廣場、行政中心、會展中心、軫格莊立交);完成了鄰里中心規劃研究,制定了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及規劃導則,努力營造更加舒適宜居的“生活圈”。加強城市道路路網完善和環境改善,完成市區道路微循環、成龍線改造、紅旗路快速化改造、蓬萊國際機場與市區快速交通銜接、東西向快速通道、萊山北部區域交通提升、軫大路-迎春大街立交等8項道路系統規劃研究;有序推動城市道路“一橫一縱”改造,首批完成了觀海路(軫格莊立交橋—金溝寨立交橋)、繞城高速(軫格莊立交橋—杜家疃立交橋)、幸福南路、環海路、濱海路等6條重要道路設計與景觀提升意向,統籌考慮慢行步道、景觀環境、路網銜接等亮化美化問題。
【依法行政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行政審批再精簡,行政審批時限由法定的20個工作日壓縮到2個工作日,6項權力事項和2項公共服務事項已全部納入“一次辦好”事項清單,下放分局直接辦理。規劃服務再升級,推行了“現場辦公、首接負責、一次性告知、提前介入、跟蹤服務、重點企業直通車”等十項服務制度,行政許可事項全部進駐審批大廳,努力做到讓建設單位“只進一次門”“最多跑一次”。科技支撐再強化,建成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系統和城市規劃三維仿真系統,市區1:1000影像圖航拍和80%現狀建筑建模工作已完成;開發建設的“智慧規劃”平臺一期項目,榮獲2018年全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二等獎,整合了編制、審批、展示等功能,基本實現“立體”審查和“智能”審批。規劃剛性再加強。大力推行在建工程精細化、全程化管理,突出抓好建設工程“十驗”,即驗線、驗基槽、驗地下、驗正負零、驗首層、驗標準層、驗主體、驗頂層、驗立面、驗配套,堵塞監管漏洞,確保我們批準的項目嚴格按照規劃執行。共監管在建工程391項,單體2395棟,建筑面積2226.79萬平方米,及時發現和查處在建工程違法建設行為12項,涉及罰款金額538.43萬元,均按照法律法規進行了嚴肅查處。精心組織全市三年治違行動,累計拆除214.29萬平方米,治理進度126.44%。其中,前三季度共拆除新增違法建設2.13萬平方米;查處存量違法建設74.07萬平方米,拆除存量違法建設68.55萬平方米、廣告牌匾1119塊,增加綠地面積3.88萬平方米、市民活動場所7個、停車位101個。同時,按照調整后職責劃分,組織對2009年以來依職責查處的違法建設案件資料進行了全面梳理,整理檔案1767份,主動與各區政府進行檔案移交和職責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