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林業局2018年綜合統計報告
【國土綠化】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綠滿齊魯·美麗山東”國土綠化行動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7〕36號)精神,深入實施國土綠化提升三年攻堅行動,突出抓好森林生態修復與保護、退耕還果還林、森林生態廊道建設、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城鄉綠化美化五大工程,完成造林和生態修復11.68萬畝、森林撫育20萬畝,分別占年度任務的106%和100%。精心打造亮點工程43處,總面積超3萬畝,其中過千畝亮點工程達到15處,示范帶動全市國土綠化水平全面提升。繼續開展森林城市三級聯創活動,評選10個市級森林鄉鎮、100個森林村居,其中4個鄉鎮獲評省級森林鄉鎮,40個村居獲評省級森林村居。首次完成全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工作,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578.42億元,居全省首位。
【森林防火】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將森林防火作為保安全、保穩定的一條重要底線,狠抓責任落實、火源管控、宣傳教育、應急處置等重點環節,全面提升森林防火能力,確??傮w形勢持續保持平穩。加快推進森林防火網、引水上山水網、預警監測網建設,全市投入資金2億多元,新建、修整防火通道1500余公里,新建塘壩、蓄水池等水源地117處,總數分別達到4600公里和3133處。市級和14處縣級森林防火預警指揮中心投入使用,實現省、市、縣互聯互通;新建、升級林火視頻監控點27處,總數達到156處;新建、升級智能語音和圖像采集卡口423個,總數達到2000余個;新建護林房58處、瞭望臺29處,護林房、瞭望臺、檢查站總數達到3800處,重點林區監控覆蓋率達到80%以上。啟動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建設提升年活動,開展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大培訓大練兵大考核、森林消防應急預案實戰化比武演練,提升森林消防專業隊伍正規化、職業化建設水平。全市已建成縣、鎮級森林消防專業隊伍150支,配備隊員3777人,配備運輸車300輛、消防水罐車170輛、風力滅火機8769臺、高壓水泵705臺、水槍4953支,推動森林火災撲救由以風力滅火為主向風水結合、以水滅火為主轉變。
【林業產業】推進高標準示范基地建設,新發展核桃、板栗等特色經濟林4.3萬畝,新育苗1.6萬畝,林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全市新增省級以上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5家,為13家林業龍頭企業共8.4億元貸款申請中央財政貼息資金1212萬元,助推企業加快發展。組織有關企業參加第十五屆中國林產品交易會、第十九屆國際果蔬食品博覽會等重要展會,共獲金獎15枚、銀獎6枚,位居全省前列。統籌市級以上林業資金500余萬元用于扶貧,為省定貧困村發展經濟林予以補助,并為貧困人口提供護林員崗位,護林員崗位安置貧困人口總數達到255人。開展食用林產品監督抽檢工作,食用林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
【資源管護】對照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和省自然保護區專項督查反饋意見,堅定不移抓好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工作,整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自7月起至年底,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占用自然保護區林地專項行動,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杜絕新的違法違規侵占保護區行為發生。深入實施《關于林業部門做好全市重點項目服務保障工作的意見》,依法依規服務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爭取省級以上林業資金1.48億元,位居全省同行業領域前列。2018年12月12日-14日,煙臺市承辦首屆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大會,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中國藥監局、中醫藥局等部委和省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出席會議,全國植物界科研人員和保護工作者約700人參加大會。本次大會是我國植物保護領域目前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行業盛會,且屬全國首屆。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部分區域松材線蟲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美國白蛾實現“有蟲不成災”。
【林業改革】積極推進森林保險工作,全市累計完成公益林投保面積296.59萬畝,占公益林總面積的88%。全市12處國有林場全部落實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政策,國有林場改革通過省級驗收。2018年6月,萊陽市獲批國家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2018年11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地市級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管理平臺。
野生植物資源情況:
根據煙臺市最近一次林木種質資源調查結果,全市現有林木種質資源652種,分屬80科207屬,其中野生林木種質資源417種。其中:國家Ⅱ級保護植物7種、中國珍稀樹種2種、山東省特有樹種4種、山東珍稀樹種21種。
野生動物資源情況:
根據煙臺市最近一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全市陸生脊椎動物包括兩棲類1目、4科、9種,爬行類2目、7科、18種,鳥類19目、62科、376種,獸類6目、13科、30種。全市陸生無脊椎動物包括環節動物1綱、1目、62科、7種;軟體動物1綱、1目、6科、11種;節肢動物4綱、20目、146科、674種,其中:蛛形綱3目、22科、88種,多足綱2目、2科、2種,倍足綱1目、1科、1種,昆蟲綱14目、121科、58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