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國土資源局2016年綜合統計報告
【概況】 2016年,煙臺市國土資源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省國土資源廳和煙臺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五個建設”為抓手,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奮力創先爭優,各項工作整體推進、健康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為煙臺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煙臺市國土資源局繼續保持全省文明單位。被省國土資源廳(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表彰為2016年度全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績效評估優秀單位,被省國土資源廳、省教育廳表彰為第五屆“地科杯”“珍惜資源愛我國土”征文優秀組織單位。在煙臺市2016年度工作總結大會上榮獲2016年煙臺市科學發展杰出貢獻獎。全系統共有省級文明單位8個,市級文明單位15個,縣級文明單位66個,文明創建工作遍地開花。
【土地資源】煙臺市地處山東半島中北部。據土地變更調查統計,全市土地總面積138.5150萬公頃,其中農用地105.8961萬公頃,占76.45%;建設用地20.9145萬公頃,占15.10%;未利用地11.7044萬公頃,占8.45%。耕地面積44.5954萬公頃,占農用地的42.11%。全市基本農田面積41.0729萬公頃。煙臺市人均耕地面積0.068公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6年7月22日,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李琥(前排左二)來煙調研國土資源工作。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永霞(前排左三)等陪同調研。(攝影 戚樹發)
【土地規劃和計劃管理】 2016年,煙臺市中心城區進行規模邊界調整74.4公頃,各縣市區中心城區調整342.87公頃,市批規劃鄉鎮調整326.53公頃。年內共執行煙臺市新增建設用地672.87公頃。開展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合理劃定全市永久性基本農田,為煙臺市“十三五”期間做好用地保障和耕地保護工作提供了規劃引領。制定下發了《煙臺市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分配管理暫行辦法》《煙臺市市本級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考核辦法》,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在兼顧各區科學合理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優先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民生項目和重點工程、重點片區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耕地保護】 2016年,煙臺市認真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市、縣(區)、鄉(鎮)、村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簽定率達100%。年初耕地面積44.58萬公頃,年末耕地面積44.60萬公頃,超額完成2016年度省政府下達的43.68萬公頃耕地和38.64萬公頃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扎實開展了永久基本劃定工作,共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38.64萬公頃,占耕地總面積的86.65%。完成2015年度3.6萬公頃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驗收耕地占補平衡項目18個,總規模面積91.74公頃,凈增耕地83.86公頃。耕地后備資源調查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順利通過了省級驗收。
【土地征收】 2016年,煙臺市報批用地面積1777.94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1435.95公頃,建設用地面積243.23公頃,未利用地面積98.76公頃。合計報批126個項目,其中單獨選址22個。加強對征地程序履行情況的監督,征地公告須在各自門戶網站上統一公示。全面實施了《煙臺市征地補償準備金管理辦法》,從根本上解決拖欠被征地農民征地補償費的問題。開展了征地社會風險評估工作,明確風險等級,確保征地工作低風險運行。2016年共辦理依申請公開征地信息69個,滿意率達100%。
【建設用地與土地市場管理】 2016年,煙臺市供應土地642宗、面積1564.5公頃,成交價款110.5712億元,其中,招拍掛出讓403宗,面積1089.27公頃,成交價款104.88億元。全市2007-2016年平均供地率達69.1%。建立健全了公開選取評估機構、估價報告專家評議、出讓底價集體決策、評估過程環環監督四項土地評估評審機制。省國土資源廳對這項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國土資源報、煙臺晚報、膠東在線等多家媒體對這項進行了宣傳報道。
【地籍管理】截止2016年,煙臺市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投入調查人員500余人,設備400多臺套,劃分了166個地籍區,6657個地籍子區,完成控制測量面積9269.84平方公里,形成了1:500地形圖、地籍圖42708幅。調查村莊6534個,調查面積46595公頃,調查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2056725宗,已確權登記發證1771861宗,集體土地使用權綜合發證率達到96.52%。全市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成果達到全省一流水平,高質量通過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的驗收。權屬糾紛調處2件,矛盾化解率100%?!静粍赢a登記管理】 2016年9月20日,全市14個縣市區同步實行房屋和土地不動產統一登記,處于全省前列,按期完成了省國土資源廳部署的工作任務。煙臺市人民政府市長張永霞出席芝罘不動產分中心揭牌儀式。12月30日全面啟動海域使用權和林權不動產統一登記。全市全年共頒發不動產權證書1.5萬本,出具證明2萬份。

2016年9月20日,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永霞(右四),市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建平(左四)等參加煙臺市不動產登記發證首發儀式。 (攝影 戚樹發)
【礦產資源儲量管理】 2016年,全面加強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工作。全年完成68個市級以上發證采礦區的儲量核實和備案;72個礦山(區)查明、占用礦產資源儲量登記。完成337個礦區的31個礦種儲量統計工作,其中開采礦種22個。全市發現各類礦產地即礦床(點)1182處,查明資源儲量小型以上礦產地309處。黃金采選在全市礦業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98年以來年產量一直保持在100萬兩以上,連續20多年保持“全國黃金第一市”的稱號,2016年年產黃金115.55噸。
表1-1 煙臺市礦產種類一覽表
礦產類別 |
已發現的礦種(亞礦種) |
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亞礦種) |
能源礦產 |
煤、油頁巖、地熱 |
3種:煤、油頁巖、地熱 |
金屬礦產 |
鐵、錳、鈦、銅、鉛、鋅、鎢、鉬、金(巖金、砂金)、銀、鋯、鈰、鑭、錸、鎵、鎘、硒、碲 |
12種:鐵、銅、鉛、鋅、鎢、鉬、金(巖金、砂金)、銀、鎵、鎘、硒、碲 |
非金屬 礦產 |
石墨、硫鐵礦、滑石、石棉、蛭石、玉石、石榴子石、藍晶石、瑪瑙、觀賞石、水晶、冰州石、麥飯石、天然油石、云母、重晶石、泥灰、菱鎂礦、螢石、白云巖、夕線石、石灰巖(水泥用灰巖、建筑用灰巖)、石英巖、砂巖、長石(鉀長石、鈉長石)天然石英砂(玻璃用砂、鑄型用砂、建筑用砂)、高嶺土、球石、脈石英、(冶金用脈石英、玻璃用脈石英)陶瓷土、膨潤土、玄武巖、蛇紋巖、花崗巖(飾面花崗巖、建筑花崗巖)、其他粘土(鑄型用粘土、磚瓦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大理巖(水泥用大理巖、飾面用大理巖、建筑用大理巖)、板巖、沸石、透輝石、透閃石、火山渣、天然鹵水、溴、碘、磷、珍珠巖 |
19種:石墨、菱鎂礦、螢石、磷、硫鐵礦、天然鹵水、水泥用灰巖、大理巖(水泥用大理巖、飾面用大理巖、建筑用大理巖)、沸石、透輝石、長石(鉀長石)、玻璃用砂巖、飾面用花崗巖、滑石、高嶺土、膨潤土、珍珠巖、水泥配料粘土、水泥用凝灰巖、 |
水氣礦產 |
地下水、礦泉水、 |
2種:地下水、礦泉水 |
合計 |
69種 |
36種(40種) |
【地質勘查管理】 2016年,全市持有效許可證的探礦權410個,占全省探礦權總數的44.8%,煙臺市以推進地質找礦為重點,積極探索研究新形勢下服務與監管的新途徑、新方法。2016年共獲取省財政資金4148萬元。貫徹落實省加強海洋地質工作要求,煙臺市財政投入896萬元實施“煙臺市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項目。全市提交勘查報告27個。其中金礦勘查報告21個,經評審備案的新增金金屬量390噸,穩居全省第一。煙臺國土資源局在全省地勘管理暨找礦突破成果交流大會上做了典型發言。
【礦產資源開發管理】 2016年,煙臺市嚴格執行規劃管理,所有采礦權初審、審批登記工作全部實行集體會審制度,共辦理市級采礦登記發證45件,初審省級發證報件75件,全部按程序履行了集體審批和上報。煙臺市的礦山數量從5年前的686個,壓減至342個,壓減比例50.1%,大中型礦山數量從33個提高至76個,在全市礦山中所占比例從4.8%提高到22.2%。全年全市共收繳采礦權價款2798.81萬元,采礦權價款單價比以往提升10%以上。組織開展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檢查工作,共年檢礦山358個,年檢率100%,年檢結果合格礦山326個,合格率91%,基本合格(整改)礦山19個,占總數的5.3%;年檢確定為不合格礦山13個,占總數的3.6%,對于年檢不合格礦山,暫停受理其采礦登記申請。
【地質環境保護】 2016年,煙臺市為規范保證金的繳存、支取和規范使用管理,與礦山企業、財政簽訂了三方協議,全市已全部完成保證金劃轉工作。全年全市共收取保證金51159.62萬元,2016年市縣兩級共收取保證金5128萬元,其中市級收取3033萬元。全市均已完成廢棄礦井上圖工作,全年新發現廢棄礦井892個(占全省50%左右),其中已充填、夯實246個、已加封井蓋76個、已采取圍擋措施57個,已建立警示牌801個,已落實防范責任單位和責任人886個,已建立定期巡查制度218個。
【測繪管理】 2016年,完成了市縣兩級基礎測繪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向各縣市區政府及有關單位印發了《煙臺市“十三五”基礎測繪規劃》。全面完成了市縣兩級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的建設,全市平臺應用單位達60余家,應用系統80多個。2016年通過基礎測繪成果審批共向社會提供C級GPS控制點12個、1:500數字線劃圖1917幅、1:2000數字線劃圖302幅。與煙臺市規劃局達成了關于加強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共享與合作的協議,就雙方所持市轄區范圍內1:500、1:1000、1:2000比例尺基礎地形數據、影像數據及3D建模數據、管線數據等實行即時數據共享,將共享的3D建模數據納入數字煙臺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集。落實測量標志管護責任制,配合省廳開展了2016年測量標志巡查工作,共對三等以上測量標志點及D級GPS點733座測量標志進行了巡查,其中損毀及迷失42座,可利用的691座,完好率94%。
【執法監察】 2016年,煙臺市開展2015年度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整改工作,全市790宗違法用地全部立案查處,收繳罰款3163.99萬元,拆除違法建筑物面積49.46萬平方米,沒收建筑物面積35.55萬平方米,處分55人。查處礦產違法圖斑28個,收繳罰款23.6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0.96萬元,沒收違法開采礦產品16960噸。在礦山領域開展“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和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專項大檢查等安全生產檢查活動。通過開展地圖市場專項檢查、地理信息保密檢查等集中執法檢查活動和測繪市場日常監管工作,確保全市測繪資質單位依法經營。
【宣傳教育】以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宣傳重點,積極開展“3·19”礦法頒布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8·29”測繪法宣傳日和“12·4”國家憲法日等節日宣傳以及《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宣傳周活動。在全省法治國土建設培訓班上,棲霞市成為全省唯一一個被省國土資源廳通報表揚的縣市區,煙臺市國土資源局也因有力協助指導棲霞市國土資源局開展聯系點工作得到省國土資源廳的充分肯定。
煙臺市國土資源局積極開展“6·25”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攝影杜善勝)
【隊伍建設】認真組織、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逐步理順三會一課等制度,喚醒基層組織末梢,為基層黨建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多種形式開展做合格黨員實踐活動,真正做到“下基層,解難題,辦實事”。得到了煙臺市委的好評。連續出臺了《煙臺市國土資源局2016年目標管理考核實施意見》和《2016年度縣市區局量化考核實施辦法》,進一步規范完善考核體系和績效評價體系。全年,共履行提拔調整21個單位的70名科級干部程序,充實加強了領導力量;按程序及時對53名聘用期滿干部履行了續聘手續。為16名達到退休年齡的市局管理干部辦理了退休手續,并做好了善后工作。全年發展了2名預備黨員,為3名預備黨員辦理了轉正手續,對已經申請入黨的同志,落實好專人負責培養。組織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干部職工收聽收看了6期“國土資源大講堂”,組織人員參加了5期“智慧煙臺大講堂”。
2016年5月3日,煙臺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金志海(左)為市國土局全體黨員上黨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建平(右)主持。 (攝影 戚樹發)
【機構設置】局內設職能科室15個,分別是辦公室、政工科、財務科、政策法規科、執法監察科、耕地保護科、地籍管理科、土地利用管理科、集體土地管理科、礦產開發管理科、地質環境科、地質勘查科、規劃科、測繪管理科、不動產登記管理科;直屬事業單位12個,分別是煙臺市土地儲備中心、煙臺市土地開發整理中心、煙臺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煙臺市土地利用規劃站、煙臺市土地租金征收處、煙臺市征地辦公室、煙臺市國土資源檔案館、煙臺自然博物館、煙臺市地質環境監測站、煙臺市地理信息中心、煙臺東部新區土地儲備交易中心、煙臺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國土資源所91個。全系統在職職工1910名。
【領導班子成員名錄及變動情況】
李建平 局 長、黨委書記、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黨組書記
張永安 調研員、黨委委員
林成基 副局長、黨委委員
呂在范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局長、黨委委員
李廣林 黨委副書記
遇民利 總經濟師、黨委委員
于和平 總規劃師、黨委委員
鄶德福 副局長、黨委委員
2016年12月3日,根據魯國土資黨發[2016]106號文,馬永平不再擔任煙臺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職務。
△2016年1月21日,省國土資源廳寧廷河副調研員率廳考核組對市局進行了年度考核,并指導召開局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
△2016年3月13日,市局局長、黨委書記李建平參加了煙臺市“比學趕超”大擂臺活動。
△2016年3月26日,省國土資源廳調研員陳春德、省土地調查規劃院院長張慶、副院長遲振海等一行9人組成專家組,對我市所屬的各縣市區的“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工作成果進行了檢查驗收。我市12個縣市區的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成果通過驗收。
△2016年4月22日,煙臺市國土資源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在市局召開,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建平作重要講話,局黨委副書記李廣林作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報告。
△2016年7月22日,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李琥來煙調研國土資源工作。煙臺市委書記孟凡利,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永霞,市委常委、開發區管委主任王曰義,副市長金志海,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李建平等陪同調研。
(杜善勝)